编辑:红豆泥
不er,就非得让一个12岁的小女孩顺着舆论说爸妈的不好才行吗?
别惊讶,甜馨又上热搜了👇
原因并不难猜,又有人跑到她的社交账号评论区羞辱她的妈妈李小璐。
内容阴阳怪气,意有所指,不是第一次了。
甜馨引导过,维护过,也删除过负面评论,但类似的言论没有因此而消失。
展开剩余94%前两天她发了和李小璐的合影👇
配文说:“比流言碎语先来的是妈妈的爱”👇
点赞并回复了说“妈妈是世界上最神圣的词”的留言👇
一个12岁的小女孩,已然学会了共情、体谅、守护,用自己微弱又坚定的力量在风口浪尖努力保护自己的妈妈,是爱最本真的模样。
看到这样的母女联结让人不由得鼻头一酸,
留下了只有女儿会共情母亲的感慨。
但温情只维持了片刻,下一秒甜馨因为一个手滑点赞,又一次成为风暴中心。
她点赞的是一条指责贾乃亮的内容:
说他婚姻里时常缺席,像是冷暴力的人,还有些表演型人格👇
这个点赞,也让甜馨面临着两种舆论:
一方说她终于看清了现实;
另一方说她立场不正,“被带坏了”。
对李小璐是否尽了母职、贾乃亮是否尽了父职,又一次进行全方位审判。
这样的讨论并非第一次出现,
早在2014年,贾乃亮带着不到2岁的甜馨参加《爸爸回来了》,
开口就是梗的甜馨贡献了不少综艺名场面,还凭借一句“我们白着呢”出了圈。
而观众在感慨甜馨可爱的同时,也发现了贾乃亮在带娃这件事上不是很熟练。
比如给甜馨洗头时的不知所措👇
不是把孩子放倒在地上拿水浇头👇
就是让她站着冲水,水都冲进眼睛里了👇
# 甜馨说了三遍「辣死我了」…
听得出来洗头的过程中甜馨哭得蛮凶的…
最后在不情愿的哭声和反抗中结束了这场恶战。
甚至这样的情况不是第一次出现…
而在照顾甜馨的过程中,
不管是做饭、
给孩子穿衣服、
冲泡奶粉,
都充满了不熟练,动作还有点粗鲁。
因为奶粉不好喝,甜馨扭过头抗拒,又被喷了一脸👇
而贾乃亮接下来的举动更是让人瞠目,
他顺手拿起了旁边的脏袜子给甜馨擦脸👇
在带甜馨去看医生时,医生询问甜馨的身体状况,也是一问三不知,唯有战术性挠头…
这些细节放在综艺里也许是“笑点”,但细想起来其实是照顾者的失职。
所以当时李小璐非常反对贾乃亮带甜馨参加亲子综艺,每录一次都要跟他大吵一架,
甜馨年纪小,又被照顾得不好,第一期节目播出时看得直掉眼泪。
最终在贾乃亮想留一个和孩子之间的记忆这种说辞中,做出了让步的决定。
相较于贾乃亮带娃的生疏,李小璐对甜馨的照顾则是事无巨细。
会伸出手去接甜馨吐出来的食物👇
父女俩录节目的地方没有空调,甜馨被热得满头大汗,
她找到机会就给甜馨手动扇风👇
擦汗👇
医生问到甜馨的情况,她也对答如流。
只是在主流的视角中,照顾孩子被视为母亲的天然职责,而父亲的一问三不知只是平常,这样的失衡没能掀起太大的讨论。
2017年,“做头发”事件的爆发引起了翻天覆地的讨论,李小璐的私德有亏在舆论的讨伐中逐渐升级为孩子的耻辱,她的所有母职、陪伴、照顾一夜之间被抹杀,贾乃亮在获得同情票的同时也升级为完美父亲,完成了一次系统性角色的崩塌与重塑。
年纪尚小的甜馨,在没有表达权时这套叙事逻辑就已经替她选好了站哪一边。
社交账号的评论区常年被舆论裹挟,不管发布的内容是什么,总有挑衅式的评论。
还有人跑到她面前说李小璐的坏话,担心她长大后会成为李小璐二号👇
有一说一,对一个小孩贴脸释放恶意这事儿还挺莫名其妙的…
在铺天盖地的恶意中,甜馨开始进行反击,
坚定地站在妈妈这边。
李小璐与贾乃亮在19年离婚后,甜馨跟着妈妈一起生活。
虽然舆论中李小璐不是位“好妈妈”,但真相如何,大家自有定夺。
会陪孩子上课👇
练琴👇
一起跳舞👇
骑马👇
旅行👇
做公益👇
对于自己的舆论李小璐视而不见,但在甜馨被舆论裹挟、遭到攻击时会下场反驳。
甜馨对妈妈的保护,是因为妈妈一直都在保护她。
但维护妈妈这并不意味着她要诋毁爸爸,否认贾乃亮对她的爱。
贾乃亮不止一次被拍到和甜馨一起出去玩,
游乐场👇
逛公园👇
打羽毛球👇
记录甜馨做手工👇
和李小璐两个人也会聚到一起给甜馨过生日👇
对于这些陪伴甜馨并非没有察觉,所以在贾乃亮被说不关心、不在乎自己时,她也会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爸爸,反驳一些恶意解读,说父母各有各的教育。
手滑点赞引起争议后,甜馨进行了回应,解释自己只是手滑。
在她这个年龄阶段的确很容易受到舆论影响,面对父母被过度解读时,总是忍不住进一步解释,想要爸爸妈妈都好,而不是被挑拨离间👇
没有说贾乃亮不是个好父亲,在她童年时也很称职,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爱意👇
对她来说,不想让妈妈被审判,并不意味着爸爸就应该被审判。
站在公众的立场,贾乃亮过去对甜馨的照顾仍有很多需要注意和改进之处,照顾孩子不应该只是母亲的职责。
对李小璐私德的双标,也注定了风浪不会停歇。
但不管立场如何,把自己的解读甚至是恶意直接告诉甜馨属实过分。
对于甜馨来说,父母的爱都很重要,挺其中一方攻击另一方,对她都是伤害。
在这场多年未平的风暴里,太多人借着她的名字撕扯对错,输出立场。
舆论会随着意识的转变而改变,但在甜馨的视角里,攻击任何一方,都是在用大人的恩怨去定义她的亲情,绑架她的立场。
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舆论战中,大家似乎都忘了她还是个孩子。
而这个被风暴裹挟的小孩,却有着最纯粹的勇气和义气,用稚嫩的肩膀承担本不该属于她的重量。
很多人还留在过去,但甜馨或许早已在往前走了。
最后一句
都在劝甜馨远离网络,就能不受舆论影响,但谁又能保证现实生活的恶意能够消失呢……
甚至不久前她还在学校里被同学利用、孤立诶
股票配资知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